上方通欄-3C老實說.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
2025/08/03

[機車] [心得] Gogoro 十年車主關箱:從Gogoro Pilot 先鋒車主談起,Gogoro 1 Plus 資費、保養總花費公開

10年夥伴,終須一別,終究到了要對 Gogoro 關箱的時刻,用了一個月的時間,好好整理了五味雜成的心情、以及十年間所累積的照片,才把影片慢慢剪出來。 從全台最早只有 32 個換電站開始,身為 Beta Pilot 的我就開始騎著 Gogoro 探索台北,接著成為 Gogoro 1 Plus 先鋒車主迎來換電生活,隨著換電站一路成長到 2000 多座,也將足跡遍佈至全台。直到十年後中了一個耳聞許久的招,決定關箱。 這支影片除了回顧十年來的點點滴滴,我也整理了數十次的維修保養內容,可以看看這十年來花了多少錢在它身上。


時間回到 2015 年 1 月,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)中,首次見到 Gogoro 這個品牌,發表了全球首款高性能、可交換電池的 Smartscooter 智慧雙輪,以及電池交換站的 Gogoro 能源網路,為電動機車市場帶來全新的使用方式。全新的設計理念,一體式鋁合金車身,減低風阻的流線,單搖臂前懸吊和多連桿後懸吊,加上滿滿的科技功能,可說是前無古人,沒有一處與它人相同,都讓這台橫空出世的 Gogoro 顯得與眾不同。換電設計更是打破傳統電動機車的痛點,不需充電等待時間,只需要替換電池就能繼續上路,還不用自己養護電池,當時聽到真是超級心動。


接著在 2015 年 4 月,受邀成為第一批體驗 Gogoro 的媒體之一,初次體驗到 Gogoro 1 的魅力之後,自此便深深著迷。隨後又在 2015 年 6 月獲選成為官方 100 位 Gogoro Beta Pilot 之一,成為最早騎著 Gogoro 1 暢遊大台北地區的成員之一。當時停每個紅綠燈都會被路人詢問,也熱衷參與車友自發或官辦各種活動。接著在 2015 年 10 月我也正式成為 Gogoro 1 Plus 先鋒車主,一路持有至今共十個年頭。

2015 年 4 月受邀參加媒體試乘,第一次與 Gogoro 的相遇,當時還掛著試車牌。

從最早只有北部 30 個換電站開始,就跟著車友們跑遍大台北基隆桃園,無論是車友自發性的活動,私下揪跑北宜、106、五指山,第一屆開始的快閃台北橋機車瀑布活動,以及官方的各種車聚活動,甚至挑戰一組電池破百公里里程、2016年幾位好友一起換電站連連看直奔台中、2019年1月也在官方邀請下率先完成換電環島,一路體驗到超過 2000 個站點,換電系統展現了早期電動機車不方便辦到的事,也促成後續 PBGN 集團 以及競品投入換電機車領域。

在原廠邀請下成為第一批完成環島的 Gogoro

到 2025 年 6 月這十年間,車輛累積行駛里程超過 87000 公里,後期大約 2020 年開始,它就轉為純市區代步性質,不拿來跑山、也不騎跨縣市長途旅行,以減少零件損耗和輪胎煞車皮的消耗,但每年依然都花不少錢去維持它。

持有第五年、里程 4 萬公里,開始出現各種零件耐用度狀況。

最後一次保養時,發現連接馬達和控制器的三相線溫度過高,且有燒融的痕跡拆不下來,整組馬達三相線控制器,原廠報價超過 3 萬元,還不包含其他準備要更換約 1 萬多元的項目,因為車輛維修金額,早已遠大於車輛殘值,幾經思考後也只能含淚說再見。

Gogoro 1 高里程車主,務必要檢查三相線溫度。

Gogoro 1 Plus(2015/10~2025/06、里程 87,000 公里)耗材更換紀錄:
  • 前輪胎 8 次
  • 後輪胎 12 次
  • 前煞車來令片 6 次 
  • 後煞車來令片 11 次 
  • 前煞車碟盤 3 次 
  • 後煞車碟盤 4 次 
  • 前煞車卡鉗 3 次 
  • 後煞車卡鉗 2 次 
  • 前煞車總泵 2 次 
  • 後煞車總泵 2 次 
  • 皮帶 9 次 
  • 前皮帶輪 3 次 
  • 後後帶盤 3 次 
  • 上惰輪 4 次 
  • 下惰輪 3 次
  • 前叉 1 次 
  • 前搖臂易格斯 1 次 
  • 後搖臂易格斯 1 次 
  • 右側把手膠套 3 次 
  • 左側把手膠套 3 次 
  • 右側把手開關總成 2 次 
  • 左側把手開關總成 2 次 
  • 右側煞車壓力感應器 3 次 
  • 左側煞車壓力感應器 3 次 
  • 右側節流管開關總成 1 次 
  • 倒車還開關 2 次
  • 馬達更換 2 次
  • 龍頭珠碗
  • USB車廂燈
  • 舊版左右煞車拉桿




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