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歐風速克達的選擇題
不曉得是否是因為年紀增長變成熟了,過去比較少關注的義式歐風速克達,現在也越來越能接受了,甚至覺得運動速克達尖銳乖張的造型,有點不太適合我的胃口。我列出 2025 年目前市面上幾台歐風速克達:
歐風速克達在台灣選擇不多。
在多方評估考量下,沒有選最新的 SYM Fiddle DX 158,也依舊沒有選擇 Vespa,畢竟作為一台日常通勤用的交通工具,車身尺寸和材質、妥善率和保養成本、以及行駛成本都需要一併納入評估。
Saluto 自 2020 年推出以來已過了五個年頭,2025 年推出新色「維蘇威黑」、「蒙地拿紅」和「卡拉拉白」,年年持續推出新版代表銷量穩定,經過多年實戰後通病問題通常都已獲得改善,算是適合購入的時機點。且由義大利設計師設計的歐風外型,擁有好看耐看無死角的高顏值,加上 Suzuki 日式造車工藝,搭配全車 LED 燈具、Keyless 等高規配備的日義混血,是我最終選擇 Saluto 的原因。
網路購車心得
我又在電商下單買車了,有先去附近車行賞車,以及網路上向幾間車行尋問報價,各店家價格和優惠都稍有不同,光是現金價就有約 1000~2000 元差異,在分期、贈品、是否含牌險等也各不同。其實詢問一輪下來的結果,SUI 125 普遍給的折扣都比 Saluto 125 高出不少,但心有所屬就沒繼續三心二意了。
接著上網看了一輪電商價格,雖然網路價不比車行現金報價便宜,但各電商平台都有不等的回饋金、以及信用卡銀行的回饋金,再搭配 24 期零利率分期且不用設定費的前提,整體會再划算一些,因此沒多做掙扎就直接下單了。這次電商買車速度依然很快,下單後隔一個工作天,車行就來電確認提供資料和繳納規費,再一個工作天就完成領牌,第三個工作天早上就送車到府了,且電商配合的車行也是北部知名的台鈴經銷商,購車不需要擔心。
使用電商平台和信用卡的回饋、還能分 24 期零利率免設定費。結果就是我用了 PChome 聯名卡在 momo 下單。
上面的紅車...不是我的。
Day 1:新車開箱
這是我睽違十年後再次入手白牌速克達油車,就獻給了 Suzuki Saluto 125。這次新入手新車的用途很明確,就是作為日常通勤使用。
我的需求和挑選考量:
- 歐風外型
- 125cc 動力級距
- 適合路邊停車的車身尺寸
- 保養方便且零件價格合宜
- 便利的配備(keyless、坐墊自動彈起裝置等)
台灣販售的歐風速克達車款前面已經分析過,這邊就不再贅述,最終選擇 Saluto 125 就是評估上述需求之後,最合適的選擇。
首先優美的外型是一定要的,要能每次見到都有心動的感覺,這就是我買車的準則。Saluto 125 請到義大利設計師 Alessandro Tartarini 進行車身設計,這位設計師代表作品包含義大利品牌 ITALJET 的 Dragster 和 Formula 系列、以及藍美達 Lambretta LN125 系列,深厚的歐系血統設計上自然不在話下。Saluto 125 外型設計都拿捏洽到好處,不僅順眼好看,沒有太過搶眼及過度設計部分,且環繞一圈從任何角度看幾乎是無死角,沒有一絲臃腫或比例不協調的感受,再來多看幾眼看久了也依舊耐看,不會讓人感到視覺疲勞,這外型我買單。
作為通勤車用途,我的需求是 125 動力級距,有足夠加速動力、以及可跟上市區車流的速度,油耗也必須兼顧。Saluto 125 動力採用日本研發設計的 SEP 節能引擎,為單缸氣冷 124.0 c.c.,在七期環保標準下輸出最大馬力 8.8 ps@7,000 rpm、最大扭力為 9.6 Nm@6,000 rpm。2025 年式還換裝全新 ECU 電子控制單元,提升引擎燃燒效率,使得油耗從 47.4 km/L 提升至 51.9 km/L,能源效率從 4 級提升至 3 級。
Saluto 125 也搭載多種現代化配備,包含汽車級 Kyeless 免鑰匙啟動和多功能開關、USB 充電埠、坐墊自動彈起裝置、光感應雙螢幕智慧儀表板、全車 LED 頭燈+定位燈+方向燈+尾燈。不僅融合義式美學設計與日式工藝,搭配現代科技下,讓 Saluto 125 成為內外兼具的時尚交通工具。
我選的車色是 2025 年式新色卡拉拉白,這是在大理石建材上看到的名稱,其產地卡拉拉位於義大利西部比薩的北方,此區孕產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白色石材。實車顏色是偏一點沙色、或是略帶一點鵝黃的白,行照則是顯示棕色,在路上很稀有的顏色。
正面有著歐風速克達常見的領帶輪廓,視覺上也帶有更明顯的平衡式對稱設計。LED 頭燈和 LED 定位燈,都是全時點燈設計。
Saluto 125 長寬高為 1,805 x 690 x 1090mm,軸距 1,250mm,座位高度 760mm,裝備重量 114kg,座高 760mm、坐墊長度 610mm,整體算相當標準的 125cc 級距尺寸,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,能兼顧日常使用的騎乘空間舒適性,在市區吋土吋金的機車停車格也很好停車。
單缸氣冷 124.0 c.c. SEP 節能引擎,最大馬力 8.8 ps@7,000 rpm、最大扭力 9.6 Nm@6,000 rpm,在 2025 年式換裝全新 ECU 電子控制單元,油耗提升提升至 51.9 km/L。
車身以義式經典的鷹翼式側線,搭配長尾流線設計,還有汽車級 LED 光條型尾燈,以及尾燈內側與車身同色飾蓋,都讓 Saluto 125 顯得風格獨特。
近光燈為上方區塊,遠光燈為下方區塊。頭燈中間有 Suzuki logo,是近年來許多車廠會做的設計小巧思。
指針+液晶雙螢幕儀表板,是現代歐風速克達的重要特色,有些車款為全液晶就少了一種味道。下方液晶可顯示時間、里程、油量,調整按鈕整合至右側把手開關,方便操作。儀表板背光也使用智慧光感應設計,可依環境光源自動調整強弱二段亮度。
排排站的按鍵佈局和雙色按鈕面板,看起來很舒服。左側為近/遠光燈切換(含PASS超車燈)、方向燈、喇叭開關。
右側按鍵面板有雙黃警示燈、控制儀表板的 SEL / ADJ 調整鍵、以及具有一鍵啟動功能的引擎啟動鍵。下方還可看到重車級雙油門線。
Saluto 125 在 2020 年首推出時便搭載了 Kyeless 免鑰匙啟動和多功能開關,可說是國內白牌速克達的先驅之一,即使到了 2025 年的現在,搭載 Keyless 的白牌車款依舊不算多。多功能開關右側還藏了 USB 充電埠,維持簡潔的視覺感。
前後輪都是 100 / 90 - 10 56M 規格,有著靈活、加速輕快、輪胎成本較低的特點。搭配的五爪框造型有點類似經典的 RAYS TE37 輪框,相當好看。
前煞車為碟煞和單向雙活塞卡鉗,200mm 碟盤尺寸能輕易營造出把 10 吋輪框塞滿的視覺感。
後煞車踩鼓煞系統,在原廠調整下前碟後鼓正常按壓手感相當接近。
前方有隱藏式掛勾和手套箱置物空間,對於騎了十年沒有掛勾及前置物箱的車的我而言,是天大的恩賜(?)
車廂空間受限車身設計及尺寸下,不能算是太大,但還是能放復古型 3/4 安全帽、以及 15 吋筆電。坐墊配備有自動鉸鏈的自動彈起設計,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。
飛旋踏板做了嘍空設計,視覺顯得心當精緻,輕觸就能踢出和收納。
平整的踏板空間,還設計復古造型的防滑條,長 230mm、寬 384mm,可放下 20 吋登機箱。
Day 2:享受真正的 Keyless 免鑰匙啟動
騎了兩天下來,最有感的肯定就是 Keyless 免鑰匙系統。這是我第一台具備真正 Keyless 功能的機車,過去使用的是 Key fob 智慧鑰匙,還是得按壓一下才能解鎖 / 上鎖車輛,使用 NFC 智慧鑰匙卡在騎車和停車時,更需要拿出卡片接觸感應區才能開關車輛,比實體鑰匙還要多一動步驟。
Keyless 感應器只要靠近車身 1.5 公尺內,按一下開關就能解鎖並啟動,關閉電門 2 秒後也會自動關機上鎖。多功能開關還兼具開油箱、開坐墊的方便機能。不用翻找鑰匙,不用掏出鑰匙,省下的時間跟動作,能更快的發動車輛和離開車輛,才成為車主兩天我就有被寵壞的感覺。
Suzuki 這款 Keyless 不具備實體鑰匙,而是以一組 4 位數的密碼取代。當忘了帶鑰匙出門、或弄丟的時候也不用擔心,只要透過多功能開關和右側按鍵面板的 SEL / ADJ 調整鍵,依序輸入 4 位數密碼即可開啟車輛。一台 Saluto 125 可以配對最多 4 組 Keyless,有需要也可以多配一副給家人或備著。
Keyless 免鑰匙系統,不用找鑰匙、掏鑰匙出來,輕鬆享受免鑰匙啟動帶來的便利。
Day 3:坐墊自動彈起裝置
換車前接連幾台代步車,都沒配備配備自動彈起坐墊,才發現一手扶著坐墊、一手翻找車廂內物品是多麽麻煩的事情,因此自動彈起坐墊就成為我選車的必備項目。Saluto 125 坐墊自動彈起裝置鉸鏈相當有力,免用手協助掀起或扶著坐墊,真正空出雙手拿取車廂內物品。且即便龍頭在打死狀態下,也不會影響到坐墊開啟,非常加分。
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部分,反而是在多功能開關上,因為開關設計比較小,轉動開坐墊需要較大的力道拉動鋼索,如果能把開關設計大一點,力矩變大操作會更輕鬆些。
轉動多功能開關打開坐墊時,下巴記得離開自動彈起坐墊的區域。
Day 5:100公里通勤小評
經過幾天的通勤使用,很快迎來第一個 100 公里,有些騎乘心得想要分享。先說明目前為全車原廠,皆為市區短途騎乘,訓車完畢往郊區山路騎跑會再另外分享。
首先 Saluto 125 騎起來跟我預想不太一樣,原以為懸吊會是偏舒適取向,沒想到整體卻是較為硬朗的設定。這才發現前懸吊採用 33mm 前叉組,比起同級距和價格帶車種常見的 31mm / 29mm / 26mm 前叉還要來得粗,雖然無法調整阻尼和回彈,但前叉設定上支撐性相當足夠,即使過坑洞和急煞也不太會觸底,帶來優異的穩定性。
後懸吊為雙槍避震器加下懸吊設定,這種設定在 125 級距歐風速可達是比較少見的,雙槍避震器可進行三段預載調整,出場是預設在中間。後雙避震器應付過彎、過坑洞時的反應,對比後單槍避震車款都優異許多,且後避震阻尼及回彈感受,與前叉相當一致,不會有過軟跟不上的情形。整體給我的感受,就是一台披著歐風速克達的外型,實則懸吊設定硬派,擁有量好操控感的車。
動力方面,因為尚在訓車期,都是緩起步且不拉尾速的狀況,尚無法體驗到完整動力性能。不過在 50~60km/h 區間,幾乎感受不到 CVT 及引擎震動,是我最喜歡維持的速度區間。後續就待訓車期結束更換機油後,全面解放性能後再進行更新。
Day 7:市區油耗分享
經過首周的騎乘,油表降到最後一格,該來看看這顆 SEP 引擎的油耗。根據說明手冊所述,油箱容量 5.5 公升,油表降到最後一格時油量為 1.5 公升、當最後一格閃爍時油量為 0.9 公升,為了保險起見看到油表降到最後一格時我就順路去加油了,但加到油溢出來也只加了 3.35 公升,代表油箱內依然有超過 2 公升的油量,未來可以更放心多騎一段距離了。
第一桶油的油耗為 45.67 km/L,這數字是符合期待且滿意的,首先我全程都是在市區內騎乘,紅燈走走停停狀態下,加上一半路程為雙載,自然是無法達到高速巡航的油耗表現,這數值已經達到我的期待了。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