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最近都是分享白牌小車比較多,但我依然是四缸公升嘴臉車主啦,從新車入手已不知不覺邁向第五個年頭,也到了驗車的年份了。但台灣重機驗車遭到刁難,早已不是一兩天的事,不僅有原廠車也無法驗過的狀況,還有監理站檢驗員要車主摸排氣管頭段測溫度的荒謬故事。
台灣驗車常因規則制定過時及過大解讀空間,造成不同監理站、不同驗車人員,會有不同判定標準。以最常見的改裝排氣管來說,常遇到要求額外加上防燙蓋、或是被刁排氣管出口角度、孔數等。現在許多車廠已經將防燙及消音裝置合為一體,本身就已能符合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 12 項規定鋼鐵材質量測溫度攝氏 60 度以內、樹脂材質量測溫度攝氏 70 度以內標準,卻依然有部分食古不化的驗車員,堅持要額外加裝防燙蓋才合格。
在排氣管尾管出口角度規定,車輛安全檢測基準 7.8.2 大型重機尾管出口角度是可傾斜高於水平線,須符合怠速排氣風速要求不超過 1.5 公尺/秒,但還是有車友的原廠管被刁難排氣管出口不符規定。在排氣管數量或其左右側安裝位置,有被明定不得變更,但不在規範中的單管改單孔/雙孔,也是常被擴大解讀的項目。
看到這邊應該會有人說你們就是愛改管,不改不就沒事了,我想你只是不知道有車友原廠管被刁難的事情而已。且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附件 15 改裝排氣管規範中,排氣管已明文規定可以變更,但許多公單位無差別將改裝排氣管往死裡打的行徑,覺得不是很妥當,並不是改裝管就是很吵的管,很多改裝管可以比原廠管還安靜,原廠管在市區拉高轉速一樣會超標,且有些人是因為倒車摔車受損,換改裝管比原廠管還便宜。
2025 年起改裝排氣管正式已列入檢驗項目,2024 年為緩衝年,車主可自主登記環保機關檢測合格就地合法,合格資料會同步至監理機關變更登記,但據說很多車主驗排氣管資料還沒同步到監理站,造成驗車困擾,這也是讓許多車主心累的地方。相關內容可參考[機車] [心得] 排氣管自己驗,改裝管變合法原廠管:驗車規則 /轉速 / 分貝數心得整理。
這邊並非要一竿子打翻一條船,各監理機關還是有觀念正確且態度良好的管驗員。一切還是回到原點,法規定制是否有跟上時代,檢驗標準是否有科學化的 SOP 方式,以及檢驗員是否有充分了解法規、具備專業且客觀的檢驗方法,那種叫車主用手摸排氣管頭段不會燙到才合格的檢驗員,無非只是朝自己的專業打臉。以下也推薦我去過覺得不錯的北部民間待檢廠提供參考。
新北:車容坊民生代檢廠
- 工作人員態度超好
- 問完排氣管材質不刁難防燙蓋
- 工作人員幫你走驗車流程,免自己闖關
- 會順便驗排氣
- 車主進室內休息,螢幕會顯示愛車目前檢驗關卡
- 休息室有賣 Tomica 小車車(好像無違和)
中壢:奇美代檢廠
台北可驗重機的代驗廠並不多,又加上北部紅黃牌車友相對較多,大台北地區民間代檢廠週六驗車可能會排上1~2小時,因此心一橫直接衝去桃園的代檢廠驗車,雖然單程要騎上一個多小時,但整體驗車時間可能跟在台北驗差不多,且一到桃園代檢廠人員態度極佳,人到先附上一瓶烏梅汁,再邀請到旁邊休息區坐著,工作人員會協助完成驗車流程,根本五星服務饗宴。
- 免費提供烏梅汁
- 工作人員態度超好
- 不會刁難排氣管(會幫忙協助加工)
- 已新增驗排氣服務
- 工作人員有機會幫你走驗車流程
衍伸閱讀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