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在日本逛相機店時,發現許多店家都陳列著沒見過的 Marix 品牌底片,出於好奇抓了幾隻回台灣,做功課才知道是日本品牌除碳電影底片。
📷 Canon EOS-1V HS(開箱心得)
🎞️ Marix 800T
據官網介紹,Marix Film 品牌於 2021 年成立,總部位在日本大阪,目標是成為可穩定供應、低價的日本底片品牌。商品線涵蓋除碳電影底片、彩色正片、黑白負片、以及暗房用品、掃描系統、顯影套件等器材。
據官網介紹,Marix Film 品牌於 2021 年成立,總部位在日本大阪,目標是成為可穩定供應、低價的日本底片品牌。商品線涵蓋除碳電影底片、彩色正片、黑白負片、以及暗房用品、掃描系統、顯影套件等器材。
Marix 800T 為除碳電影底片,使用 C41 沖洗,片源為 KODAK VISION3 500T/5219 Tungsten 燈光片,定價日幣 ¥2,800 元,店面實際售價約 ¥2,250 元左右、比起指標除碳底片 CineStill 800T 便宜不少。Marix 800T 紙盒上寫著 coated in U.S.A,不確定是指柯達電影底片產地,還是指在美國進行除碳流程,如果是後者是否又與 CineStill Film 有某種關聯呢?Marix Film 官網前陣子發佈一篇部落格文章「我的前輩很快就會來看我」及 CineStill Film 品牌圖片,讓人引發遐想。
接連幾篇底片日記都在分享燈光片, 3200K 色溫在陽光下拍攝就像套上冷調濾鏡,在室內人造光源下也不至於拍出鬼片的色調,都是我近期愛上拍燈光片的原因。前面幾卷都是拍低感度的 200T,適合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境使用,800T 則是能挑戰城市夜拍,路燈、霓虹燈、車燈等高光源的光暈效果令許多人趨之若鶩。這捲底片大半的內容我都拿來拍攝了一座天橋,現在看到這篇貼文時天橋已經不在了。
過去常使用的高感度彩色負片,除了已停產的 Natura 1600 之外,最多就是 Lomography Color Negative 800 ISO,有需要再增感兩格到 ISO 1600 或 3200,大概就是彩色負片極限了。至於電影底片,我還沒試過增感,等之後放 PS 機再來玩玩看了。
Marix 販售 24 張和 36 張版本,使用塑膠片殼,我購買的這卷也沒有 DX 碼,官網表示 2024 年下半年起底片殼已開始加入 DX 碼,同時底片末端的線軸採用插入式非貼膠,沒有接縫讓沖洗顯影更安全。
網路上搜尋 Marix 會看到一堆漏光案例,讓人感到怕怕的。拿到沖洗出來的底片,果不其然 36 張照片中有 4 張出現漏光,這還沒計入片頭因自動上卷吃掉的 3 張空白照也都有漏光,此外還有 1 張照片出現除碳痕跡瑕疵。反倒是前兩次介紹同樣使用塑膠片殼的除碳底片 HOPE Film 和 RETO Amber ,都沒有漏光及除碳瑕疵,因此在相近的拍攝成本下,我不會優先推薦 Marix...啊忽然想起冰箱還有 Marix 400D,只能被迫再給它一次機會了。
底片日記系列: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