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望掃地機器人許多年,也曾趁著雜誌集體評測時玩過幾台產品,卻一直因為家裡坪數、格局和家具的因素,遲遲沒有打算購入掃地機器人,但人生總有意外。第一台掃地機器人,就獻給 EMEME Tulip 101。繼續閱讀可以看我的 30 天實測心得。
- 梯形流道設計,增加兩倍吸力,吸塵效果更強勁!
- 採用奈米銀離子搭配HEPA濾棉,達到99%雙重抗菌!
- 增加水洗式纖維拖布設計,掃地、吸塵、拖地四機一體!
- 手提集塵盒更人性,可獨立水洗,環保省錢不浪費
Tulip 101 是 EMEME 第一代 Tulip 100 的改良版,修改了集塵盒、空濾等設計。吸塵能力和過濾效果是二代改良的重點,機身延續前方後圓設計,以平行接觸增加牆邊牆角吸塵效果,機身高度 8.2 公分薄型設計,可進入多數沙發、床鋪底下清掃。吸塵流道改為梯形設計,搭配新的集塵盒確保灰塵吸入後不再掉落,吸塵盒改為手提式更方便清理。濾芯部分升級為奈米銀離子與HEPA濾棉搭配雙重過濾,官方表示除菌效果可達99%以上。
在行進偵測上,採用11顆高感度紅外線,強調遇傢俱或障礙物時會自動減速,不若傳統掃地機器人是碰撞式感應,可減少避免損傷傢俱的機率。前方也具備防掉落偵測裝置,遇樓梯與台階會自動轉向。
Tulip 101 內建四種自動清掃模式,工作期間四種模式會自動切換;G-sensor 偵測技術當偵測地面粉塵聚集較嚴重時,會自動減緩行走速度,加強清掃效果。 第二代還加入了水洗式纖維拖布設計,可乾濕兩用加強清潔效果。
首先還是要來一下開箱:
江江,主機、充電座、配件依序排好~
第一次看到掃地機器人的朋友,應該都會覺得實體比想像中大一些
Tulip 101 改良的第二代集塵盒架構,畫面右側(上層)是主機的部份,畫面中間(下層)是可以水洗。
底部可看到左右兩側都有旋轉刷毛,中間梯形吸塵口,緊接著是可水洗的纖維抹布,讓清潔效果更好。
觸控面板部分,採用漂亮的鏡面設計。
充電座合體!
遙控器的部份,所有功能都可透過遙控器進行操作啦!
以下是官方的產品文宣,個人覺得用圖說明比自己寫字還更容易讓人理解,所以直接讓大家看一下啦。
Day 0:使用掃地機器人之前,得先自己把家裡整理乾淨
這是我開箱使用掃地機器人最大的感觸。 所有的掃地機器人對環境都有共同的要求,就是地板不能有太密集的傢俱(進去會卡住出不來)、不能有散亂的線(勾到可能造成危險),脫鞋、臭襪子什麼的也都不隨便扔在地上了。
為了讓掃地機器人能接觸大部分的地板,我也對家中的傢俱擺設位置稍微微調了一下,確保掃地機器人有足夠的寬度可以進入傢俱之間。其實還沒用掃地機器人,我覺得我就已經把整個家整理過一遍了啊(累攤)
Day 1:數學、機率、碰撞
對了避免大家對掃地機器人誤解,先說明掃地機器人怎麼運作。絕大多數掃地機器人都是靠著內建的幾種打掃模式,如同心圓螺旋、沿強行走、Z字形和交叉行走,盡可能增加打掃到所有空間的機率,前方和下方的紅外線 / 碰撞感應器只是為了不要撞到傢俱和跌下樓。所以說穿了,掃地機器人就是靠機率打掃,時間越長,就能打掃到越完整的範圍。
如果人看著掃地機器人,應該會忍不住想要關掉它自己來打掃,因為看著這種靠機率打掃的模式,總覺得有些笨笨的...。不過掃地機器人的用處就是趁人不在自動清掃,所以這個問題只要眼不見為淨就解決了。
那麼有聰明一點的掃地機器人嗎?有的,目前有少數品牌推出內建攝影機、紅外線掃瞄器的掃地機器人,可以完全分析室內空間做路徑規劃,當然這種可完全規劃路徑的效果自然會好些,但價格...隨便都是新台幣 2 萬元以上起跳。
回到正題,我住的地方是約 10 坪的挑高獨立套房,為一房一廳(夾層就別肖想了...),對於掃地機器人而言算是便宜到它了。根據掃過兩次的經驗,只要設定 15 分鐘,就能打掃到約 9 成的範圍,設定 30 分鐘約莫是清潔到 95 成。如果是一般3房2廳的房子,可能要設定 1 小時以上,才能把所有空間清掃完畢。
經過三次的清掃後,我打開集塵盒看看到底掃了多少東西,結果還滿多的!除了頭髮外也有許多小砂粒,吸塵效果看來還算不錯,過濾海綿上也有許多灰塵,看來還是要定期整理一下才有好的吸塵效果。機器底部的纖維拖布也變髒了,可以拆下來水洗重複使用。
Day 2:回家的路很漫長...
今日再度獲得一個新感受:自動回充座的擺放位置也很重要,好位置能讓機器人很快速的回到家,放在一個刁鑽的位置...就慢慢等吧,我試過一個隱密的位置,結果 15 分鐘機器人還回不去(難怪原廠要設定預留 1 小時電力讓機器人回家)。
Day 3:隱藏的鬧鐘功能
這又是另一個誤打誤撞的功能。掃地機器人最大的特點是可預約時間,趁無人在家自動打掃(人在家看它打掃應該會忍不住想揍它...)但我發現,拿來當做鬧鐘是滿不錯的,雖然 Tulip 101 強調噪音只有 60 多分貝,但拿來當鬧鐘卻是挺不錯的...
好像被大家知道我鬧鐘設定幾點了...
Day 5:樓中樓挑戰賽,究竟會不會失足墜樓呢?
我住的是挑高夾層樓中樓套房,樓上坪數約莫是總坪數一半左右,不過因為還擺了雙人床、以及四周環繞的衣櫥之後,剩下的坪數不大,平時都是拿魔術拖把自行處理。今天想說還是讓機器人處理一下好了。
夾層的大挑戰就是有許多鏤空的地方,除了樓梯之外,有兩側也都是懸崖空間,防護玻璃底下的空隙顯然大於 Tulip 101 的 8.1 公分,即使機器人有底部有內建感應器,但看著機器人靠近懸崖邊依然是雙手掌心狂冒汗。
好在,機器人很聰明的都迴避了...。
驚!
再驚!!!
老實說,看它接近懸崖邊,還是很緊張!!!!!
Day 7:第一人稱影片來了!
是這樣的,大家應該很想看掃地機器人是怎麼動的,這次特地做了一支縮時影片,將 15 分鐘的清掃過程濃縮成 1 分鐘,可以看出四種清掃模式。
Day 10 定期清潔集塵盒很重要
每天讓它自動清掃,上班卻也忘了。假日想說整理一下好了,沒想到打開集塵盒差點嚇死,這是怎麼回事!看來以後要勤奮一點整理了。
Day 13:卡線了,屋主的錯QQ
今天回家打開門,看到機器人躺在茶几底下,我馬上心想「不妙了!我的 Lightning 充電線!」果不期然機器人刷毛捲到了 Lightning 和 microUSB 充電線罷工中。還好只是捲繞半圈左右,輕輕用人力就解開了。是說電線幾乎是所有掃地機器人共同的痛,不曉得 Tulip 101 有沒有自動脫離纏繞的機制?
Day 14:珍惜生命 請勿邊用掃地機器人邊打地舖睡覺
先說明這個是網路上的新聞,非本次測試發生的事情。南韓一位女性打地舖睡覺時,掃地機器人自動清掃啟動了,然後就把女性的頭髮當垃圾處理...。
(網路圖片,非本次測試機種)
Day 17:負離子空氣清淨功能試用
第一代 Tulip 100 就搭載了負離子清淨功能,理所當然延續到 Tulip 101 上頭來,還搭配新的奈米銀離子搭配HEPA濾棉,應該會有更好的效果。但這功能我一直沒有使用過,今天所幸使用看看,這邊先不論「負離子」是不是偽科學的議題,至少是身兼空氣清淨機的功能。
說明書也有提到,在使用負離子功能前,請先把HEPA濾棉清理乾淨再使用。
使用負離子功能時,馬達會運轉,但是是以較低轉速進行,只有微微的嗡嗡聲,比起平時運作的聲音小許多。負離子預設是 30 分鐘關閉。
Day 20:找不到回家的路....屋主的錯QQ
今天下班回到家,發現掃地機器人沒有在它該在的位置,而是停在房間中(有看 Day 3 就知道我是設定在早上使用,因此應該早早就回充電座休息才是)。心想「總算被我遇到無緣由的回不了家的理由了嗎?」的時候,上前一看才發現是充電座的插頭前一天被我拔下來忘了插回去,所以機器人掃完地後找不到充電座發出的訊號...。
Day 25:大保養拆解來了
用了近一個月,想說該拆開仔細好好清潔一番,說明書也有提到刷毛和輪子有可能會捲入頭髮,需定期清潔。
所需工具,螺絲起子一把,完畢。
嗯...有點髒,先把底部用濕紙巾清潔一番吧。
用螺絲起子拆下刷毛中間的螺絲。
將將,拆開了。
接著拆輪子,這邊要先拆開 3 顆螺絲的上蓋。
接著將輪子和馬達一同取出,馬達線有預留長度,可拉出來。
輪子中間也有一顆螺絲,請拆。
拆開後可看到軸承部分,我拆兩顆輪子其中有一顆中間有卡到頭髮,把頭髮取出結束。
依序組裝回去,完工。
30天實測心得:收起來之後,才發現有用沒用差很多
經過 30 天實測之後,因為想重新整理家裡擺設的關係,先把 Tulip 101 掃地機器人請回箱子收好,免得被撞到哭哭。使用掃地機器人最明顯的感受,反而是收起來之後才獲得深刻體驗。因為地上不僅無端跑出很多頭髮,牆腳也出現小沙子等灰塵。這時候才發現,已經默默被掃地機器人被制約了。
掃地機器人這種東西,乍看下的確是非必須品,但等實際使用之後,才發現生活已經不能沒有它。就跟早期的人覺得衣服手洗就好不需要洗衣機,或是現在媽媽們覺得怎麼機器可能洗的乾淨、但是在歐美很流行的洗碗機。這類家電產品都志在提升生活品質,等消費者的想法和觀念提升才會逐步接受它。
回到 Tulip 101 這台產品,雖然這是我第一台長期使用的掃地機器人,但是上網爬文之後,認為像是 iRobot 等同等級競品容易出現的問題,在這台機器上都不容易見到,除非是明顯的人為失誤,不然不太容易卡在家具之間、或是學越野車一腳爬上電風扇底部回不了家。對於紅外線感應式的掃地機器人而言,表現已經讓人滿意。如果你跟勞倫斯一樣是個早出晚歸嗡嗡嗡的小資上班族,真的可以考慮使用掃地機器人協助日常整潔活動。
購買資訊 >> friday 購物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HI勞倫斯您好,我們偶然發現了您此篇的分享文,非常感謝您詳實的分享及記錄,不知道是否能轉貼您的文章到EMEME粉絲團?另外若後續有任何使用上疑問,都歡迎告知我們,謝謝您
回覆刪除當然沒問題XDDD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