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/01/03

[科技] [手機] Apple iPhone X 評測心得:10年來最大變革,刻畫未來的實驗之作

Apple iPhone X 評測心得
iPhone 登場 10 年來最大幅度變革的 iPhone X,採用了對角線 5.8 吋全面屏 OLED 螢幕,並大膽取消用了 10 年的 HOME 鍵和 Touch ID 指紋辨識,改用更高科技的 Face ID 臉部辨識系統。連帶也讓售價成為 10 年來新高,究竟好不好用,大家又從 iPhone X 看到了什麼全新樣貌,本篇告訴你。



Apple iPhone X 開箱影片。

iPhone X 從 11 月 3 日開賣到寫本篇文章時,剛好屆滿 2 個月,這款堪稱 iPhone 史上最大改款機型,的確讓不少使用者重新適應了一番。iPhone X 軟硬體規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,這邊就不再贅述,有些新功能很棒,有些新功能比較像是技術力展示,本篇會直接以個人觀點慢慢分析。



瀏海 OLED 螢幕:看久了總會順眼


iPhone X 全新的全螢幕設計,上方變形的瀏海風格被大家嘲諷也好、譏笑也好,卻反成為市面上一片全面屏手機機海中,少數能一眼辨識出的手機。雖然在美學設計上,可能無法說服大多數人給予讚美的評價,但實際使用上還是感受到「Z大於B」的優點,正常使用並不會覺得礙眼或產生使用障礙。如果想要減少劉海螢幕的突兀感,可以選較深色的背景。

瀏海螢幕在實際使用時,沒有想像中的礙眼。

幾乎佔滿手機正面的 5.8 吋 Super Retina 螢幕,讓 iPhone X 機身尺寸接近 4.7 吋 iPhone,螢幕尺寸卻接近 5.5 吋 iPhone,是勞倫斯最喜歡的一點。OLED 面板除了可任意切割的優勢外,也帶來更深沈的黑色、以及 1,000,000:1 超高對比度的高動態範圍 HDR 顯示,看影片玩電動的爽度也更高些。不過 OLED 會有的缺點也同樣出現在 iPhone X 上,包含烙印問題和使用壽命,這點可能會影響日後的二手價格。

其實 iPhone X 全面屏螢幕真正的問題不在螢幕本身,而是第三方 App 針對 iPhone X 螢幕最佳化。即使 iPhone X 已經上市兩個月,卻依然有不少 App 尚未支援全屏顯示,上下兩端會留下大塊黑邊,算是當初始料未及的狀況。


全面屏幾乎吃滿正面的線條真的滿美的。


Face ID+TrueDepth 相機系統:耍帥不耍快的技術力展示


iPhone X 最具技術力的功能,就屬 TrueDepth 相機系統帶來的 Face ID 和各式臉部偵測應用。不同於傳統臉部辨識或虹膜辨識,TrueDepth 相機系統塞滿多種感測器,透過測繪點投射器會以超過 30,000 個不可見光測繪點會投射到臉上,建構出面孔測繪圖;紅外線鏡頭會讀取測繪點並組成紅外線影像,再將數據傳送至 A11 Bionic 晶片比對資料是否匹配。厲害的是 TrueDepth 幾乎不受環境光線影響,泛光照射器會發出不可見紅外線,即使身處黑暗環境中,也能辨識使用者的臉。

Face ID 辨識解鎖速度沒有 Touch ID 來的快,但卻是少數可拿來說嘴的技術領先展示。

實際使用上,Face ID 是否有比 Touch ID 來的好用,勞倫斯是打上問號的。在手機解鎖速度上 Face ID 並不會比較快,因為解鎖後還得做出手指上滑動作才會進入桌面,其實是多一道動作;如果帶著全罩式安全帽、戴上口罩等狀況,Face ID 也會無法通過辨識,得脫下臉上的物品或手動輸入密碼解鎖。又例如使用 Apple Pay 付款上,點兩下電源鍵後還是要再通過 Face ID 辨識,比起Touch ID 只要點兩下 Home 鍵就能通過辨識同樣較慢些。好啦,嫌棄這麼多,簡單來說大概就是多了一個步驟、從 0.5 秒變成 1 秒的差別。

雖然 A11 Bionic 晶片會利用機器學習技術,來辨識使用者容貌的變化,但經過兩個月的實測,發現早上剛起床時 Face ID 辨識失敗的機率總是比較高些。


期望 TrueDepth 相機系統還能帶來更多應用,希望不只有 Animoji 而已。


iOS 11 直覺化手勢:其實沒有那麼直覺啦...


iPhone X 少了 Home 鍵,一改 10 年操作習慣的直覺化手勢,這點改變恐怕比螢幕變大、少了 Home 鍵影響還來的巨大。初期真的需要花些時間適應,如果你同時有 iPhone X 和 iPhone 8 / 7 / 6 等,交換手機使用還會出現錯亂的情況。但想想少了 Home 鍵後,能操作的方式真的也就只剩下這樣,似乎就會釋懷了。

遇到新的操作方式,就只能重新學重新適應了。


1200萬畫素雙鏡頭相機:稍微追上對手的規格


嚴格來說,iPhone X 算是小尺寸 iPhone 第一次搭載雙鏡頭的機種。廣角鏡頭為光圈 F1.8 六枚鏡片組、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(OIS)的 1200 萬像素感光元件。長焦鏡頭為光圈 F2.4、同樣加入光學影像穩定功能的 1200 萬畫素,讓實用性更好一些。不過在光線較暗時,切換 2X 依然是使用廣角鏡頭數位裁切的老招。

凸出機身外的鏡頭組,一定是為了賣手機殼的陰謀。

比較大的提昇在前鏡頭,這回透過 TrueDepth 相機系統同樣帶來「人像」模式,並可透過 A11 Bionic 晶片以演算法來計算的「人像光線」功能,讓喜愛自拍的女性族群而言是大加分,不過這對於不善自拍的宅宅來說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。

影片格式提升為 4K 60fps 和 1080p 240fps,算是目前的頂規規格,即使是要拿來拍 YouTuber 素材也相當夠用。勞倫斯最近也常直接用 iPhone 錄影、iMovie 直接剪輯後製成簡單的影片,大幅縮短拍攝和後製的時間。

前鏡頭加入「人像」模式和「人像光線」效果,女生應該比較賞臉。


玻璃+不鏽鋼機身:把大隻 iPhone 塞進小隻 iPhone 的重量


許多朋友第一次拿起 iPhone X,會驚訝手機重量比想像中還重許多,這不僅只是機身材質的改變而已,如果看過 iFixit 等網站拆解後,就會發現 iPhone X 根本把大尺寸 iPhone 的硬體塞進小尺寸 iPhone 中,例如採用堆疊式主機板架構、兩塊電池打造的L型電池,還有新塞入的 TrueDepth 相機模組,都讓 iPhone X 每一吋機身內部空間使用更徹底。

至於機身用什麼材質,說真的你會很在乎?台灣大概9成5的消費者一拿到手機就會上保護貼、裝手機殼、甚至全機包膜,機身設計和材質比較像是各家美感比拼和技術展示,你應該在乎的是手機殼材質、觸感和防摔表現。

機背總算看不到醜醜的橡膠天線條,好棒棒。


結論:給你超跑規格和設計工藝,就別在乎什麼CP值了


iPhone X 從硬體到操作上都有大幅的改變,就某方面而言可算是實驗之作,考驗著果粉對 iPhone 未來新方向的接受程度。從硬體來看,瀏海全面屏螢幕肯定是最大亮點,不僅視覺感更為出色,也大幅縮小手機尺寸利於單手操作。用過 iPhone X 再回頭用 iPhone 7 Plus 就有種回不去的感覺。

Apple 不願使用虛擬 Home 鍵,選擇給出新的操作邏輯,也是相當大膽的決定,在熟悉適應上則是比想像中還快,大概只花了一天就習慣新的操作方式。Face ID 臉部辨識取代 Touch ID 雖然沒有速度上的優勢,但可以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應用方式。

價格上當然也沒什麼好說的,一台比自家筆電還要貴許多的手機,本來就是鎖定敢花錢嚐鮮的果粉用戶。如果要考慮 CP 值,可以忽略 iPhone X 直接回頭看 iPhone 8 甚至是 iPhone 7 系列。

最後讓勞倫斯重複前一篇文章說過的結論,對果粉而言,賣多少錢 I don't care,只要能拿在手上讓路人一眼看出 iPhone X 就值了。






3c老實說 /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/ 投幣式編輯人生 /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Google+